开栏的话: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廊坊各项事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为进一步擦亮“廊坊故事汇”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本报特开设《365廊坊故事汇》专栏,深入挖掘采访报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廊坊新篇章实践中涌现出的奋斗故事、感人故事。
《365廊坊故事汇》专栏将深入挖掘宣传行业领军人物、符合和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典型,着力展示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着力反映22个中国式现代化廊坊场景建设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努力打造成体现廊坊风土人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性栏目,为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言传身教,他是学生的好老师;甘于付出,他是农民的好朋友;技术扶贫,他是大山群众的贴心人……”这是身边人给侯桂森的评价。
1955年10月出生的侯桂森是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他致力于食用菌研究,扎根在太行山区10余年,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创立发展新模式、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帮助农户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壮大,探索出了一条食用菌产业帮扶新路径。
脱贫“金蘑菇”走进深山贫困村
1992年至1994年,侯桂森被公派到罗马尼亚交流食用菌栽培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这是我国首次将食用菌技术推广到国外,填补了我国在国外种菇的空白。看到食用菌的大好发展前景,侯桂森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在廊坊市的农村中进行技术推广。通过多年努力,他在廊坊市总计推广食用菌种植面积2万多亩,为十几个乡镇、40多个村街、上万个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每户年均增收8千到1万元。
2004年,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政府辗转找到他,聘请他为农村科技协调员。他结合食用菌喜阴耐湿的特性,开始林菌间作种植模式实验,在6万亩林间闲置土地上种起了蘑菇,通过“以下补上、以短补长”,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合一”的循环经济模式。他的精湛技术像一条金线,把政府、企业、学校、农户串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食用菌种植产业化。这项技术使永乐店农民增加收入上亿元。2012年,该镇蘑菇种植被确定为世界第十八届食用菌大会观摩项目。
2009年,易县与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从那时起,侯桂森就开始在太行山区进行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推广。
2013年,侯桂森受邀来到阜平县红草河村讲授香菇种植课。第一次来到这里,对当地种植环境走访调研时,侯桂森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村民穿着破烂的衣服,住着老旧的房子,一年到头人均纯收入才几百元,始终在贫困线以下挣扎。看着台下乡亲们渴求的眼神,他强烈地感受到,退休后这里就是自己发挥余热的舞台。
“咱们这儿昼夜温差大,耕作层浅,适合种香菇。出菇时间正好与南方香菇错开,市场前景错不了。”面对培训时当地农民的担忧,侯桂森经过实地调查后满怀信心地说。
建一个简易大棚至少需要3万元,当时对村民来说这无异于天文数字。于是,侯桂森利用关系为村里牵线引进了一家食用菌种植企业,由企业投资建成了8栋大棚。在侯桂森的动员下,几名村民率先“试水”。
面对毫无种植经验的村民,侯桂森手把手地传授技术。两个月后,第一茬香菇出菇喜获丰收,卖了个好价钱,每个大棚平均收入2万多元。看到种香菇能挣钱,第二年,全村大棚数量就发展到了100栋。
红草河村的成功经验能不能在全县推广?2015年,阜平县请侯桂森为全县发展香菇产业进行“把脉”。他牵头组建了食用菌专家组,到外地食用菌主产区、本县栽培基地走访调查,论证了发展香菇产业的可行性;他还组织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构建现代化食用菌产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目标。阜平县决定把香菇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进行推广。
大规模的产业推广,技术、资金、市场等难题如何解决?侯桂森总结提出了“六位一体、六统一分”运营模式:“政府负责规划引导,龙头企业抓菌棒生产和产品营销,金融部门解决资金瓶颈……六方各有分工共同发挥作用;统一生产菌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销售……实行六个环节的统一,农户专心种香菇就能稳稳当当赚钱。”经过5年发展,阜平县建成了102个园区4658栋大棚,香菇产业覆盖11个乡镇,年产香菇5.5万吨。
技术服务为蘑菇产业赋能
最开始,阜平大范围种植香菇,品种全是从外地引进。这些品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差别很大,管理要点、出菇时间和产量各不相同,让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也不知所措。许多大棚第一次出菇量很少,甚至绝产,让一些农民心里没了底。
“必须研发出适合当地环境的菌种。”侯桂森带领十多名科研人员,每天扎在实验室里。经过近一年的艰辛努力,终于研发出“嘉鑫6号”。经过几年推广实践,该品种不但出菇量大,优质率也显著提高。
侯桂森就任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后,与省内外16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科研课题22项,为实现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提供科技支持。
香菇产业发展初期,棚型不统一,保温效果差,不能周年出菇,不但影响优质菇产出,每年三四月份的香菇生产空档期也白白浪费了。于是,侯桂森决定研发一种既适宜统一推广又能四季生产的新棚型。
历时一年多时间研发改进,新型大棚终于达到了目标要求,并大范围推广。“冷暖棚出菇无缝衔接,填补了香菇生产的空档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侯桂森说。
疏蕾技术、立体单面定量出菇技术、菌棒补水后透氧放气配套技术……几年来,侯桂森把100多项新技术成果应用到了阜平县香菇产业发展中。
为实现技术和农户无缝对接,侯桂森带领团队培养引进了170多名技术人员,天天守在园区随时提供技术指导。此外,他还每年定期培训菇农,累计行程10多万公里,开展各类培训近200次,受训群众达15000多人次,为产业高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扎根山区走好新的赶考路
退休后,侯桂森来到阜平山区,他的生活也随之改变。
司机每天与侯桂森形影不离。在他印象里,来到阜平后,侯桂森的生活便没了规律,常常凌晨5时许,侯桂森就起床了,草草吃完早餐就出门,一忙就是一天。即使在晚上,不是接听农民的咨询电话,就是写研究报告。
常年在外,侯桂森在廊坊老家待的时间一年也超不过20天。老伴儿在电话中免不了抱怨。每次,他都劝老伴儿:“等我干不动了,整天在家守着你。”
长期生活不规律,侯桂森的身体出了问题。2017年9月的一天,正在工作的侯桂森因胆结石突然疼痛难忍。术后住院十几天,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他迫不及待要出院。“香菇产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一刻也耽搁不起。”侯桂森说。
2020年2月,河北省政府正式公布阜平县脱贫摘帽,阜平县食用菌产业也入选了2019年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老伴儿得知消息后高兴地打来电话:“现在你总该回来了吧?”侯桂森却又说:“香菇产业刚取得阶段性胜利,脱贫成果还得继续巩固,这个战场我还不能撤。”老伴儿了解侯桂森的倔脾气,知道怎么劝他也不会回来,干脆自己搬了过来,在阜平安了家。
“阜平县食用菌产业从零起步发展至今,已覆盖全县11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全县有209个行政村),建起全国一流大型香菇菌棒基地3处、高标准产业园102个、出菇棚室4658栋,年栽培香菇、黑木耳8000万棒,实现年产值9亿元,群众年增收3.5亿元。食用菌产业直接带动1.5万户,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其中贫困户6620户,实现快速脱贫致富,一大批农户通过种植香菇成为致富能手,过上了小康生活。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阜平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扎根在太行山区10余年来,侯桂森带领团队交出了这样的成绩单。
比起教室,侯桂森坦言自己更喜欢把课堂搬到田间和大棚。他觉得农业的教学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技术带到未来的工作中。“下一步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三农这些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肯定还要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只要党和政府有需要的地方,我们就义不容辞地深入一线去干。”侯桂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