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实践
霸州“饲料哥”捐献造血干细胞 只为救人一命
图为王艳斌的妻子在为他按摩。 本报记者 高原 摄

     “俺还要给好几个养殖场送饲料呢,要是休息时间长了,养殖户没有饲料可不行,得给人家备上。”4月17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病房里,31岁的王艳斌正对一旁建议他多休息的医护人员讲自己平日的工作。

       王艳斌,霸州市岔河集乡钱庄村人,是一名饲料销售员。1985年出生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2012年3月6日,我在霸州市明珠超市前献血,当时现场正在进行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听到工作人员介绍留取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相关内容,我想这是救人的事,就留下了血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随时等待配型成功。”

       2015年12月25日,王艳斌突然接到了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他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得知配型成功我很兴奋,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献血时我也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具体是怎么回事,也没太放在心上。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后,我上网查了查资料,发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害,妻子得知后也非常支持我。在体检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以前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们都已经捐献半年多了,现在身体都很健康,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捐献的信念。”王艳斌说,“我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一条命,能挽救一个家庭,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更能理解这份责任。”

      在去石家庄前,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要去他家慰问,被他婉言谢绝了。“我觉得没必要,献爱心,很正常。这件事我没让父母知道,怕他们担心。但我想即使父母知道了,他们也不会拦着我救人。”

      2月16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那名患者高分辨检测相合;3月2日,体检顺利通过。4月12日,王艳斌前往石家庄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准备工作。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少,不能满足移植需要,必须注射一种细胞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为此,王艳斌在医院接受了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

      王艳斌说:“打动员剂会肌肉酸痛、腰痛、发低烧。我担心自己身体不适会影响这次捐献。此外,我也有顾虑,因为家里两个儿子还小,父母年纪也大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怕万一有什么意外,不能再照顾一家老小。为此,妻子反复上网查资料,咨询相关人员,消除我的顾虑,并一直给我鼓励。看到其它病房里的患者,每天忍受着病痛,依然苦苦等待配型成功,我觉得自己忍受的这点痛苦并没有什么,为了救人,一切都值得。”

      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到可供移植的标准后,4月17日上午8时40分,王艳斌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病房。他的双臂静脉插入无菌管后,鲜血顺着导管缓缓流出。经分离提取后,又顺着导管流回他的体内。由于过程中一直躺着导致身体有些麻,妻子就为他按摩胳膊。在妻子的陪同下,采集过程显得十分轻松。

      1时50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成功采集,当天下午,就被送上飞往陕西的班机,用于救治一名急需移植的17岁患白血病男孩。“这次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想为孩子树立榜样,希望他们长大后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也很感谢我的妻子,是她给了我勇气。”

      捐献结束后,王艳斌的两个儿子一起来看他,“爸爸真勇敢,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年仅10岁的王宇博不知道爸爸捐献的是造血干细胞,以为只是献血。

      随后,河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王艳斌颁发了荣誉证书。王艳斌成为全国第5582例、河北省第282例、廊坊市第8例、2016年廊坊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目前,我市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已有7262人。

上一篇:[调研报告] 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实践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