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实践
“燕赵楷模·时代新人”赵德平系列报道之二:放歌为人民

“燕赵楷模·时代新人”赵德平系列报道之二

放歌为人民

       1981年春节,大厂评剧团排演了评剧《花为媒》,结果只卖出去7张票,剧团一度濒临解散。1982年,赵德平临危受命,担任剧团团长。上任伊始,他就给剧团明确定位:扎根基层、服务农民。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面对种种说法,赵德平不为所动,他认为,县级文艺院团是离农民最近的文化队伍,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也在增长。

秉承着这样的信念,赵德平带领剧团深入基层,演出队伍由原来的58人减为32人,以小型化为主,每个人都一专多能、一人多角。流动舞台常年搭在农民家门口,有时一天演出六七场,一年七八个月活跃在农村。时间长了,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说:“大厂评剧歌舞团是我们农民自己的‘庄户剧团’。”

“作为一个剧团,你首先要弄明白戏为谁演,剧为谁排。”几乎每次采访中,赵德平都会这样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老百姓不管你是旧评剧还是新编戏,他们想听、爱听的,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演出令他们感动的故事。”

虽然学历不高,但是深厚的生活积累使赵德平知道农民爱什么、恨什么、想什么、要什么。用他的话说就是“眼里有市场,心里有农民”。正是有了这种想法,他一提起笔就想到观众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由于他善于研究观众的心理,他的作品常常能“一下子捅到老百姓的心窝子上”。

“我对农村的感情特别深,在农民中间不愁没得写。”赵德平说,他的所有作品,都是来自农村现实生活,都是有源之水。反映农村党风问题的《啼笑皆非》、呼吁保障妇女权益的《罪人》、描述妇女解放思想历程的《大门里的媳妇》和反映新时期女性的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原型都是他身边的人。这些作品,无一不是赵德平带领大家扑下身子,从乡村最广大人民群众脚边的泥土中扒出来的故事。老百姓从自己的故事里看到美好、希望、梦想。有了这样的坚持,老戏永远不会老。

赵德平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农民,至今仍然住在农村老家,睡大炕、吃粗粮、种农田,找老百姓唠嗑,搜集农村的逸闻趣事,不断从群众生活的“沃土”中汲取艺术创作的营养。

“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农村火热的生活永远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这是赵德平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要写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必须到农村来,而且和农民生活在一起,这样才有农民的感情。只要有农民的感情,了解他们,写出的作品才真正从生活中来。

为了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赵德平坚持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带领剧团常年开展送戏下乡,把流动舞台搭进京津冀及海南、新疆、陕西、宁夏等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和广袤农村,累计演出5000多场,观众达400余万人次。

1995年12月15日,北京胡各庄乡像过节似的,大厂评剧歌舞团在这里演出现代评剧《水墙》。2000多人的大篷剧场已经爆满,剧场外还有人在寒风中等退票。

2000年,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当时,所有参演院团都按组委会安排,在市里吃、住、演,大厂评剧歌舞团却把舞台搭在农民家门口。一天3场,连演6天。一位老艺术家感动地说:“大厂评剧歌舞团把为农民演出看得比拿大奖还重要,实在难得。”

……

2018年5月18日,大厂评剧歌舞团创排演出的现代评剧《秋月》,首演成功,之后在天津、河北巡演,场场爆满。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下基层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大厂评剧歌舞团不是一个人红、一个剧红,也不是红一阵子,而是整个剧团已经红了几十年。这些年来,剧团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白山黑水到海角天涯,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誉满全国,演绎了一个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小剧团抢占演出大市场的传奇。

赵德平说:“只有真正与农民心贴心,才能写出让农民喜欢的作品。创作得紧贴老百姓,反映社会生活和百姓心声,这样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推动和影响。”(本报记者 滕雪叶

上一篇:廊坊市第七届河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
下一篇:廊坊:“净化文化环境” 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