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百姓,小舞台就是“大乾坤”
——对话“燕赵楷模·时代新人”、大厂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
2018年5月18日,在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大厂民族宫演出后台,赵德平(中)正与演员讨论剧本。(本报资料片)记者 霍艳恩摄
记者 龚正龙
7月22日,年逾七旬的赵德平,缓步登上河北广播电视台演播厅大舞台,再次置身于聚光灯下。当天,他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楷模·时代新人”称号。这位始终摸爬滚打在田间地头,和流动小舞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县剧团团长,身体微微颤抖,腰板虽挺得笔直,眼眶却几度红润。
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赵德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的人生,始终连接着两个地方——舞台和农村。我就爱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给咱乡亲们的生活提提气。”采访中,老人的话朴素如春泥。
扎根泥土、大胆改革、追求创新,赵德平把一个县级小剧团打造成一个享誉全国的地域名片、文化品牌,鲜活生动地见证了我国基层艺术院团改制发展走活市场之路。《嫁不出去的姑娘》《天下百姓》《赶考路上》《秋月》《焦裕禄》……至今,赵德平不忘初心,以一份艺术家的使命和担当奔走在一线,努力创作关注农村和基层、反映时代主旋律的舞台作品,将党的最新理论知识、重大方针政策,艺术化地融入到文艺作品中,不断净化人民群众的心灵。
勇立潮头,摸着石头过河
记者:目前,大厂评剧歌舞团有舞台演出,还涉足电影、电视剧等多个文化业态,为啥您能带领一个县级剧团杀出重围,路越走越宽?
赵德平:路啊,都是一步步蹚出来的。啥都顺,谁去改?有句老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咱们就是个县级剧团,当初大年三十发不出工资,寻摸着在县礼堂演一出评剧《花为媒》,看能不能赚点钱,结果两块钱的票只卖出去7张,大年初一大家抱头痛哭。
这是1981年春节的事儿。当时全国已改革开放,头两年咱剧团还挺红火,但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落伍了。1982年当团长后,我决心带大伙儿往外闯。去到周边几个县一瞅,心里就凉了。各地剧团情况都差不多,节目就那么几出,“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没人爱看。
剧团要散架,不改不成啦。当年改革,主要是盘活体制,要来财权、人权、剧目上演权。我们打破工资的大锅饭,一切按劳取酬。那时团里成员都纷纷摇头,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次改革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后来的几次改革则是我们主动应变。比如2009年,剧团改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我把这一次理解为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国家当时出台了对文化院团和文艺演出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我们在政策支持下,又加上这些年走市场的经历,很快就实施了改制,把节目创新与工资绩效挂钩,组建演出营销部,主动拓宽市场,激发出演员们的危机感和创新动力,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之路。
一路走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你问我秘诀是什么?如果说有,那可能就这一条:改革精神和忧患意识。谁改革意识强,谁就能摆脱困境、快速发展。谁忧患意识强,谁就能居安思危、主动应变。一句话,有“凌寒独自开”的勇气,才能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
眼下,全国演艺市场非常活跃,演出团体越来越多,咱们就更不能吃老本。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拥抱时代。目前,咱们对硬件设备不断升级,并以“文化+”等先进理念,不断打磨精品、延展产业外延,路越走越顺。
扎根泥土,真正成“红色文艺轻骑兵”
记者:去年,大厂评剧歌舞团舞台演出200场,其中一半多的演出是在农村和基层。剧团总资产都过亿了,咋还苦哈哈地送戏下乡走基层?瞄准大城市不是更能赚钱吗?
赵德平:送戏下乡走基层,咱们已坚持了几十年。人啊,不能只瞅着赚大钱。对于剧团来说,如果只顾低头数钱,那谁还抬头看路?一准儿会迷失方向、忘记初心、失去本心。
咱团里演职人员大多来自农村,知道农村需要啥,能真切听到老百姓的心声和期盼,为广大老百姓服务不理所当然吗?再者,如果咱们不把优秀文化送到基层,不用先进文化充实老百姓,那么生养我们的富饶土地就会变成文化的荒漠。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对于我们来说,是失职的。
另外,咱们的优势是团小人少,灵活机动,节目有特色,坚持走农村和基层路线,很好地保持住了市场发展势头。目前,咱们已把流动舞台搭到了20多个省市老百姓家门口,累计演出6000多场,观众达400余万人次。在演出内容上,始终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宣扬科学先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用健康文化引导基层群众。舞台搭到哪儿,就把有筋骨的作品演到哪儿,真的是永不停歇的“庄户剧团”。
这么做,其实就一句话,唯有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才能真正成为“红色文艺轻骑兵”。
为民创作,小舞台彰显“大乾坤”
记者:您最近编创了评剧《焦裕禄》,听说您在创作中,坚持深入一线,住农村,睡土炕,吃粗粮,为什么要这么做?
赵德平:我文化程度不高,创作剧本,属于半路出家。也不懂什么时髦文艺理论,但我明白一点,创作得紧贴老百姓,反映社会生活和百姓心声,这样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推动和影响。言为心声,你得心里有百姓、有生活,才能下笔不虚、有精神。
当年,我创作的《嫁不出去的姑娘》,被誉为改革开放标志性剧目。其实,我哪想到评价这么高?这事儿有原型,我农村老家一个村民,因陈规陋俗而发生婚恋悲剧。我当时憋着一股子劲儿,科学文化都迎来了春天,怎么广大农村还存在这样的偏见陋习?创作时,强烈的为老百姓说话的情感倾注其中,上演后产生极大反响。它触及了时代的痛点,为老百姓发出呐喊。
后来创作《天下百姓》《赶考路上》等作品,以及最近正在全国巡演的《秋月》,也都是聚焦百姓生活,攫取现实题材,并产生广泛影响。我觉得,剧目不论怎么创新,不能离开初心,要让百姓看后有所思考,感动地哭,健康地笑。心里有百姓,笔下有精神,小舞台也能彰显“大乾坤”。
焦裕禄是个老典型,我也是一名老党员,我想用一出大戏来表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不由自主就想到了他。为了创作出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今年我和主创人员多次赶赴河南兰考县实地考察学习、体验生活。大家被焦裕禄的精神所感动,一边创排一边流泪,预计这部评剧将在九月份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