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国爱心团队”的公益档案。记者李相伯摄
(记者 李相伯 张晨光)“假如5000元钱能救一个人的命,你愿不愿意拿出来?”新利钢铁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会国接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侯振国的电话。“真能救,肯定拿!”虽然纳闷5000元钱怎么能救一个人的命,但董会国还是痛快地答应了。他没想到,公司另外20多位中层干部和自己一样,也都接到了侯振国的电话。每人拿5000元,一个晚上,侯振国和大伙儿就凑够了张一凡的手术费——12万元。
“5000元救一条命”的信念,就这样让大家凝聚在了一起。2009年初,新利钢铁公司334名职工成立了“侯振国爱心团队”。
侯振国爱心团队获得了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侯振国爱心团队供图
历经十载春秋,一系列的爱心活动使“侯振国爱心团队”不断壮大,目前他们的成员已超过2000人,在河北成立了7个办事处,足迹遍布10余个省份。10年来,他们累计向社会捐款1800多万元,救助贫困家庭2320个,救助贫困学生1900名,其中让532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救助大病患者145名,其中让84名大病患者得以康复并得到生命的延续。累计为社会做志愿服务163327小时。2018年9月,侯振国爱心团队获得了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
记者来到霸州市见到侯振国,“我就是侯振国”声音犹如洪钟响过,一双大手紧紧的握住了记者的手。落座后,同记者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热的唠了起来。今年54岁的侯振国肤色稍黑、身板敦实,做了近20年的职业经理人,这位公众眼中的成功人士,却经历了艰苦的童年:5岁时父亲去世,家中6个孩子由母亲一手拉扯成人,生活拮据。“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乡亲们没少帮忙,要懂得感恩。”侯振国说。
“侯振国爱心团队”看望丁纯英老人 侯振国(左)丁纯英(右) 记者 李相伯 摄
家住霸州市霸州镇城二村的丁纯英,是“侯振国爱心团队”帮助的一名失独老人,见到侯振国来到家里,老人的眼圈立刻泛出了泪花,“我的儿子、女儿们又来看我了”不仅给我带了1500元生活费和过冬的新衣服,还帮我梳头发、擦桌子、扫院子,陪我唠唠家常,他们就是我活下去的精神动力。”
丁纯英今年74岁,儿子儿媳离异,2015年儿子因病去世,留下了未成年的孙子孙女需要由老两口抚养,但老伴2016年初也突然离世,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面对这种情况,侯振国爱心团队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开始从经济、精神、生活三方面照顾丁纯英,每月资助其家庭1500元,并定期来她家做志愿服务。“老太太身体还不错,但之前都不敢出门,生怕同村人笑话她没有儿女,而现在她每天都去街上走走,总和邻居说她现在过得很好,有特别多的‘儿女’”。侯振国爱心团队负责人侯振国说。
“侯振国爱心团队”的公益档案盒。记者 李相伯 摄
爱心团队以点滴善行润物无声地帮助他人。在最近的一个档案盒中,记者看到新增了很多从河北唐山来的捐款。询问后得知,由于去产能职工安置,近千名侯振国爱心团队的成员去了唐山,但他们依然在做好事。爱心团队在唐山设有办事处,很多之前的成员都去再次报名并称有任何志愿服务都会参加,不少人仍在每月按时捐款。
“做爱心团队并不会耽误企业正常发展,反而让员工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侯振国说,之前有员工请假时,没什么人愿意主动帮忙完成请假员工的工作,而做的公益事情多了,员工之间开始互相帮助,主动去承担一些任务。侯振国呼吁更多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可以带头做公益,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