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实践
廊坊纪事:创建书写幸福 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按照“尊重百姓意愿、突出百姓主体、创建成果百姓共享”原则,我市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抓起,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加快提升城市道德品位、文化气质和宜居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获得感、幸福感。

在廊坊市,市民出行有免费公交车;休闲娱乐有免费公共文化场馆;办理业务窗口单位服务快捷高效;如果需要帮助,贴心志愿者无处不在……细数街头巷尾的变化,看看百姓眉宇间舒展的笑容,再听一听百姓心底的表述,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给百姓带来可感可触的实惠。

“我们始终把‘为民创建’作为根本宗旨,以‘群众需求’为标尺,用‘人民满意’来衡量,持续提高城市建管水平,进一步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文明城市,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冯韶慧说。

文明实事惠及民生——以事暖人,文明底色绘幸福新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是一场从未止步的接力赛,执着守望,坚定的步伐烙印出闪光的城市年轮。

建全国文明城市由来已久,廊坊人从未停止对这一目标的追寻。因为,为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不断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是廊坊创建文明城市始终坚持的民生目标。

“尊重百姓意愿、突出百姓主体、创建成果百姓共享”,我市全面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最弱势、最困难、最需要关怀的群众,优先安排资金提高标准、保障民生。

九月秋高气爽,阳光漫洒龙河,诉尽无限温柔。穿行在廊坊市区大街小巷,目之所及,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一片片绿地生机盎然,让人沉浸在幸福当中。

78岁的赵俊岭和老伴侯良茹在廊坊广阳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生活了9年,今年7月开始,老两口的生活补助又提高了不少。“伙食标准是200元,现在又涨到350元了,夏天发夏季穿的衣服,冬天发冬季的衣服,吃得更好啦。”赵俊岭老人高兴的说。

从今年7月1日起,我市大幅度提高城乡低保、城市“三无”人员和特困供养、困难残疾人补贴、孤儿救助、贫困高中生等六项民生保障标准。提标后,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各类保障标准不再有“城乡”差别,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集中财力解决百姓急需的民生难题,实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安居、帮困等民生工程,努力把廊坊建设成市民自豪、创业者向往的和谐幸福之城。

2016年以来,廊坊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出80%,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全省最高,五保集中供养率保持全省领先,率先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5万套;改善老旧小区80个;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上升至21%,体育健身设施覆盖70%村街和85%以上社区。

“亲,咱们一起等灯!”“等灯等灯,文明递增!”“等灯礼让,文明廊坊!”……在市区每个十字路口的停止线都格外显眼,停止线上还喷绘着各式彩色宣传标语,提醒过往司机和行人文明等待交通指示灯。

随着交通知识的普及,百姓自我安全意识在觉醒。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机动车礼让行人,市民文明素养在点点滴滴中提升,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

自2016年8月7日起,市区免费公交进入常态化,同年9月起,市区机动车尾号限行与北京同步;市区银河路(广阳道至金光道段)机动车道内的停车泊位全部取消;出台“最严交规”20条,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被罚款;加强市主城区人行道机动车辆停放管理;公开招聘两批交通管理勤务辅警;市区新增2000多个新车位,缓解停车难……

全市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种资源向民生倾斜,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各类现实问题。“环境美了,生态好了,服务优了,城市变化挺大的,走在街上满满的幸福感!”市民李颖说。创城让廊坊市民普遍享受到了共建带来的实惠,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赞同率逐年上升。

文明管理美化城市——以美怡人,一场永不停歇的文明接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活“桃花源”

天更蓝了,草更绿了,道路更整洁了,小区更舒适了……通过创城,城市处处都在变美。公交站台上,人们上车不再“你拥我挤”;人行道上,没有了突然闯出来的“灯盲”;超市、医院、车站,排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文明的因子正一点一滴渗透到廊坊市民的生活中。

“以前这里楼道灯不亮、下水道堵塞、停车位不足,看着别人居住的漂亮小区,心里总不是滋味。”丰宁里小区居民田文博说,现在好了,自从我市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以来,我们小区的环境也“脱胎换骨”了。

扩路、粉墙、绿化、亮化,拆除私搭乱建,新建文化小广场,成立专业保洁队,实施智能化物业管理,小区旧貌换新颜,实现了美丽蜕变。2015年以来,廊坊市共改善老旧小区108个,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房2.9万套,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建设一座城市难,管好一座城市更难。我市围绕市容环境治“脏”、公共秩序治“乱”、重点领域治“差”等重点,廊坊强力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属地管理、门前五包等管理模式。2016年以来实施了“五大战役”,城市“颜值”逐步提升。。

“乱扔垃圾的少了,垃圾清理的次数多了,垃圾箱周围都变干净了!”家住金华里小区的马娜明显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通过“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廊坊全市现已完成清理垃圾286.3万方,清理残垣断壁1.32万处,拆除违章建筑2.81万处,总计21.35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初秋的廊坊,天蓝水碧、草木葱茏、鲜花摇曳,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公益广告装点着户外广告牌、建筑围挡、灯箱,户外商业广告已全部拆除。城市广告整治战役行动中,廊坊市区共拆除违规广告牌匾5000余块,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1.2万处,收缴沿街散发的小广告6万余张。

城市之美,在于细节。“街上经常看到洗地车的身影,街道确实很干净,现在洗车的频率都降低了!”市民刘爽的感受,得益于廊坊的环境卫生管理战役行动。

我市改革环卫体制,消除管理“盲点”,严格落实“以克论净”工作标准,市区每天出动吸尘车、洗地车、便道冲洗车58辆对主次干道进行机械化清扫作业。目前,城区核心区主次干道和辅路的单位面积尘负荷量控制在每平米5克和10克以下。

“公司将20蒸吨的燃煤锅炉拆除,换成了燃气锅炉。”位于文安县的河北鹏程木业公司总经理郭万利说。据统计,今年4月份开始,文安在两个月内拆除了域内企业所有的燃煤锅炉1106台。通过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廊坊将全市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任务分解至各县(市、区),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上硬件、补短板、强功能、惠民生,城市主次干道、老旧小区、街头游园,处处是各级干部找问题、深调研、靠前指挥的身影;高效工作的市政、园林、环卫工人,大家上下同欲,正在为城市的容光焕发添砖加瓦……

文明参与提升素养——以德育人,不断刷新城市文明新高度,人民群众共同追求幸福生活

“这里写的是‘大手牵小手,共创文明城’……”“这幅是‘市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在廊坊,家长们时常把路边的公益广告这样念给年幼的孩子听。

市民是创城的受益者,更是创城的参与者。市民的文明素养直接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创城活动中,我市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次、多角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提升创建水平。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在城市出入口、主要交通路口、主次干道、建筑围挡、车站、广场、公园、商场等人流密集地区,我市设立了样式统一、规范、美观的八大类公益广告和文明提示语,同时利用灯杆旗、公交车、出租车等媒介积极宣传创建相关内容,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公共文明创建的知晓率。

在这方面,我市更有发言权。心系山区孩子的“远山行”爱心助学公益联盟,危难之中伸援手的廊坊爱心组织,为困难群众“买单”的爱心商店、饭店,进社区为居民义务维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向社会捐款1800多万元的侯振国爱心团队……廊坊的志愿者们不计其数。

这座城市里,众多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成员,都能在危急之时、关键时刻不含糊,做出令人感动和敬佩的举动:拾到18万巨款,深夜奔波寻失主的出租车司机;手刨3吨垃圾帮市民找回救命钱的环卫工;8年往返千余次,免费搭载患尿毒症乘客就医的霸州司机;捡到钱包,几经周折找失主的“好城管”……

他们与“人民好民警”何川、“患者为先的好医生”陈玉、“为百姓干实事的好书记”黄运然、“技术惠农的教授”侯桂森等众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典型一样,是“最美廊坊人”!

每个周六的街头、社区、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由机关干部、大中专院校学生、市民群众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着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道道流动的城市风景线……

今年3月以来,我市以“访千楼万家 创文明城市”为主题,利用每周六持续开展的“星期六文明行动”,在全市91个社区和广场,活跃着来自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2000多名志愿者。帮助社区整治环境卫生、关爱帮扶困难群众、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并协助社区居委会入户走访,搞好供需调查,促进邻里互助帮扶。

如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廊坊变得“群星”闪耀,文明的气息涌动在全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新风尚。

见微知著,以小观大。廊坊人的文明素质是廊坊文化建设的效果体现,更彰显着这座明珠城市的精神气质。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把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作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突破口,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以强烈的文化自觉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模式创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市各种品牌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幸福廊坊”文化艺术节、“梦想如歌”合唱艺术节、“双百双十”农村文化先进评比、国学诵读……为廊坊百姓提供着一场场精神盛宴。与此同时,“最美廊坊人”评选、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更是以不同方式发挥着积极的道德引领作用。

城市发展了,文明行为多了,收获到了创城带来的改变,市民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廊坊人的“幸福指数”正在直线上升。

上一篇: [河北日报]廊坊以道德模范和志愿服务群体引领文明风尚
下一篇:让市民群众共享“创城红利”:绿荫廊坊处处景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