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王金忠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河北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参加廊坊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廊坊要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发展,对廊坊开发区而言, 就是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新机场建设两大历史机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引领新常态为核心,突出抓好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力引进行业领军项目,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城区品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开发区新一轮发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先导区、协同发展前沿区、改革创新引领区,确保“十三五”强力开局。
推动龙头企业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引擎作用,我们要牢固树立对企业“不能说不”的服务理念,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为企业服好务、解难题,增强企业对开发区的信心、理解和支持,促进企业在开发区增加投资、扩大规模。要在项目推进上抢进度,建立服务高效、处置及时、反应迅速的项目服务“集成系统”,推行项目领导服务包办制,确保项目引进、企业服务无缝衔接、压茬推进。要在项目服务上见实效,建立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一对一”帮扶、企业老总定期见面等机制,畅通信息渠道,现场解决问题。筛选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落实班子成员分包,逐个制定专项扶持方案,集中精力,紧盯服务。要在项目做优上造声势,召开优秀企业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优秀企业、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企业,大力弘扬先进精神,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产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新引擎。我省确定了“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战略,着力发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组织实施大数据应用,使其尽快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要抢抓国家和我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国家部委和央企、京津大型数据企业,发展大数据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开发区经济发展新动能。要立足规划先行,加快编制《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数据存储和应用服务“双引擎”,向科技部申报建设国家级大数据基地。要紧盯重点龙头项目,加快华为云中心、中国联通、润泽等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人保尽快开工建设,浪潮、银联等龙头项目尽快落地,京东数据中心与润泽国际信息港开展数据服务合作。要把能源供应作为当务之急,积极跑办协调有关供电部门,为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不断提高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要精心打造大数据产业典型示范应用,依托华为云数据中心,实施两朵云示范工程,即智慧园区专有云和园区企业公有云,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开发区“智慧园区”。
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基本途径,就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首都高端产业外溢,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支撑,以现有楼宇资源为抓手,让优质载体早日发挥“黄金效益”。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隆起带,制定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产业。精准打造承接平台,重点抓好项目招引,积极推进“一号店”和北京文投集团文创企业孵化平台项目落地。对接中关村,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要加速现有企业转型发展。成立专项清理领导小组,对现有企业大调查,建立数据库,切实摸清企业建立时间、经营状况、生产规模、产业类别、土地利用、纳税等情况。召开企业“二次创业”大会,晒出企业业绩,由班子成员分包倒排100名企业,促其转型升级。按照“一企一策”,通过限期开发、协议收购、土地置换等方式,建设一批标准厂房,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僵尸企业”,激活“休眠企业”,激发企业“二次开发”。要加力会展业蓬勃发展。办好“5·18”,实施会展中心区域绿化、亮化、主干道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华日、国展展馆设施,让广大客商“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建设美丽开发区。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美丽开发区,打造富有活力、和谐宜居、具有特色的第四代园区,是开发区建设的大任务,也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最大潜力和优势所在。要全面加强城市设计,聘请北京特级景观设计单位,对基础配套设施和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坚持整体设计、同步建设,重在展现现代风貌。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精心打造标志性精品建筑。强化城市特色建设,注重梳理和挖掘开发区特色文化。要突出功能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问题导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抓什么,解决好城市运行中暴露出来的和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开发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切实解决“逢雨必涝”问题。着力优化城市路网和景观,实施“景观”和“通脉”工程。打造艺术大道、金源道、桐万路景观大道,提升高速公路口景观品质;打通广阳道、耀华道、艺术大道等“断头路”,建设金源道高架桥。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农村全覆盖。将改变城中村面貌作为提升园区形象的重中之重,能改造的尽快改造,拆出空地、腾出好地、挤出新地。加快回迁小区的建设和回迁进度,放大示范效应。不断改造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对区内8个村街基础设施实施改造提升。打造美丽乡村特色精品,以南营村为试点,实施基础设施、绿化、净化、文化、亮化“五大工程”,建设南营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屠宰加工厂,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要全力治理生态环境。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严措施,努力实现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狠抓大气污染治理。下功夫抓好控煤、控车、控尘、减排、农村面源、监测点六条防线,切实降低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狠抓水污染防治。实施凤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部封堵排污口,确保凤河出水水质不差于入水水质,保护好开发区的母亲河。实施九干渠改造提升工程,恢复防洪排水功能,重现“水清岸绿”的水生态。开展好城市综合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清除围城垃圾,大力整治城市容貌秩序。建设洁净城市,做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整整齐齐。
当前,廊坊开发区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推动开发区新一轮大发展的光荣使命,已经历史性地落到了我们的肩上。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发展,推动开发区“十三五”强势开局,为建设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新廊坊做出重要贡献。